人们都知道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著名的伊尔2攻击机,但是早在战争初期,苏联空军对地支援的主力飞机其实是苏霍伊的苏2多功能战斗轰炸机,它是斯大林亲自下令设计生产的一种飞机,防护性好,用途多多,并且为伊尔2攻击机提供了可观的实战数据。
苏霍伊曾经在苏联著名航空设计师图波列夫的领导下工作,在30年后期,他终于承接了第一个独立设计新飞机的任务。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苏联空军正值蒸蒸日上之中,斯大林认为苏联空军缺乏一种多功能通用型的战斗机,这种飞机应该以侦查为主,战斗为辅。
于是在1936年,斯大林饶过了空军的小伙子们,亲自下发了研发多用途飞机的命令,当时正在设计新式轰炸机的图波列夫承接这个任务。
图波列夫这时候不但在进行新式飞机的设计,还在带领一个得意门生深造技术,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苏霍伊设计局创始人“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
苏霍伊此前正在老师图波列夫的指导下设计一种新式轰炸机,苏霍伊将之命名为“伊凡诺夫”,按照苏霍伊的设想,这是一架拥有可观速度的轻型轰炸机,它将采用M-62发动机,拥有403公里/小时的速度,可是后来对原型机的测试表明他的设计并不理想。
图波列夫是一名非常合格又严厉的老师,如果弟子只是这样的一瓶子不满的二把刀,那不但对弟子的未来有影响,也会影响到自己在业界的声誉。
因此他决心好好培养一下自己的弟子,于是将多功能飞机的任务转交给了苏霍伊负责。虽然苏霍伊之前也设计过几款飞机,但是斯大林要求的多功能飞机范围过于模糊,哪怕是图波列夫也说不太清楚它的具体范围。
怎么听起来更像是图波列夫在甩锅给倒霉徒弟的感觉……如果搞不定就送苏霍伊去西伯利亚挖土豆是吗?你这到底是在培训学生还是在恶搞他,好吧,其实图波列夫还是给苏霍伊提供了很多帮助的。
因为斯大林要求这种飞机需要可以有效的进行高低空侦查,拥有较高的速度,能够适用于轰炸,空袭地面目标,摧毁敌人的武器装备或者杀死敌人的士兵,并且保护自身不会轻易被敌人的飞机击落,而且飞机还需要足够的坚固。
这个要求确实有些奇怪了,就好像在说的是一辆能够在天上飞行的装甲车……不过这并不能难住设计师,苏霍伊在听说了隔壁某个设计局正在对某种浑身是铁甲的新式飞机进行预研工作以后鼓起干劲展开了设计工作。
为了完成设计任务,苏霍伊决定采用一些比较大胆的设计,不过在此之前他先将斯大林提出的要求做了一些分析整理,得出了一个大体上的结论,也就是斯大林同志想要的是一种短程战斗轰炸机,兼具可当作侦查机使用。
苏霍伊推翻了自己之前使用的一些苏联航空业的传统设计思路,他将新飞机的机身设计成了金属骨架结构,机身采用了20个框架组成。飞机机身的下半部分采用了金属硬壳蒙皮,上半部分采用了胶合板制作。
而机翼翼梁采用了铝合金制造,在四根翼梁之间有19个木制框架,机翼表面使用铝合金蒙皮,从而使得飞机非常坚固同时表面变得更光滑,降低了飞行阻力。
除此之外飞机的驾驶舱和机枪手座舱都使用了9毫米装甲板保护,同时坚固的机身使得飞机可以装载重达600公斤的炸弹,同样坚固的机翼可以装载6挺7.62毫米机枪。弹仓和机枪都被5毫米的铝合金盒子包裹,以加强对武器弹药的保护。为了简化维修,苏霍伊还设计了一个很大的油箱舱门,以便于对油箱进行快速拆装。
苏霍伊认为这一些列设计非常的具有创新性,它的装甲可以轻松又有效的保护飞行员,降低其受到当时主流小口径航空机枪伤害的可能性,同时飞机腹部采用的金属蒙皮和坚固结构也能抵御当时主流地面防空机枪的攻击。并且方便维护保养的设计,丝毫不比隔壁那些人的设计差。
新的设计还远不止如此,苏霍伊的新飞机前后起落架都大胆的采用了可以折叠收起的设计,尽管折叠起落架的加工在当时的苏联还不算成熟,并且测试中多次发生意外事故,但苏霍伊还是坚持使用这个设计,因为它可以使得飞机的气动变得更的流畅。
与以往传统攻击机设计不同的是,这架飞机的尾炮被安置在了一个可以转动的球型玻璃座舱里,厚达20毫米的玻璃可以轻松又有效保护射手的安全并且为射手提供开阔的视野。当然它也能够更好的起到配平的作用,因为机身前部的设计采用了大量金属和钢制结构,所以飞机难免头重脚轻。
新装备的M-82发动机可以使得飞机在6000米高度达到每小时480公里的飞行速度,以当时苏联的技术水平来说,大量使用了金属结构的飞机达到这种速度已经是非常的厉害了,在进行了测验以后,空军的小伙子们决定接纳这种飞机,并采纳了苏霍伊的命名,将之命名为“苏霍伊2”简称苏2轻型多功能战斗轰炸机。
苏霍伊的设计其实已经很的接近后来的伊尔2攻击机了,只不过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独立设计战机,并且斯大林的要求还非常的广,苏霍伊能够将思路捋顺已经很的厉害了,也正是因此他才能脱颖而出并在未来建立了闻名的苏霍伊设计局吧。
在卫国战争爆发前,苏2战斗轰炸机已经显得不能满足战争需求了,它的速度已经变得跟不上时代了,为此苏联空军方面对已经服役的轰炸机进行了改装,为它更换了一台马力更大的打洞机并为它装备了火箭弹,将之作为攻击机使用。
1941年6月22日,爆发了苏德战争,法西斯德国的军队一口气的摧毁了苏联苦心经营的西部军区,此时在整个西部军区的机场大搞土木,因此葬送了整个军区中部署的作战飞机和倒霉的巴普洛夫将军。苏2因此也成为了战争初期,苏军使用的主要轻型轰炸机和攻击机。
在7月的时候,苏联空军著名女飞行员,叶卡捷琳娜·泽连科中尉指挥的苏2战斗轰炸机中队成功的袭击了一支落单的德国装甲部队,该部队装备的45辆轻型坦克和20辆卡车统统被打成了废铁。
而在这次战斗中,苏军飞行员们还遭遇了一架德国战斗机的攻击,它是伴随德军部队掩护其行进的。在战斗一开始,苏军飞行员们就落了下风,因为苏2毕竟是战斗轰炸机,并不是为了空战而生的,它的主要任务还是侦查和对地攻击。
面对德国的高速战斗机,苏2也就显得笨重了许多,尽管苏联飞行员们千方百计的想要让这架德国飞机进入尾部机枪手的射击范围里,但是对方很狡猾,专门从苏军飞机的死角发动进攻。并且很快就击落了一架苏2战斗轰炸机,然后在下一轮开火中打伤了另一架苏2。
在它试图向第三架苏2发动攻击时,正好对上了苏2的尾部轴线,结果这个有些飘飘然了的德军飞行员就被苏2的尾部机枪手送去见德国的巴巴罗萨大帝去了。
41年9月的时候,泽连科中尉的轰炸机中队在执行完任务返航途中,遭遇了7架德军战斗机,在战斗中她成功击落了一架德军战机,但是最终寡不敌众而牺牲,她的尾炮射手因为球型座舱的保护得以幸存。
在设计之初,忽视了飞机上部机身防御的缺陷在这时显现出来了,虽然足够厚的玻璃和金属座舱尽可能的确保了飞行员的安全。但是胶合板制作的上半部分机身无法为飞机的发动机提供有效的保护,并且发动机遭到攻击起火后,这些使用老式工艺制作的胶合板会迅速燃烧。
尽管在防护性和火力,以及速度上都显得开始落伍了,但它仍然承担着早期掩护苏军地面部队的重要任务,为增强它的火力,苏联空军的小伙子们还曾为它换上了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它的反装甲能力也因此有了较高的提升。
虽然这些苏2轰炸机很快就在第一阶段的战争中几乎消耗殆尽,并很快的停产。但是在早期的战斗中,它为苏军伊尔2攻击机的改进工作收集了宝贵的数据经验。
而苏霍伊也立刻转向装甲攻击机的开发,此后苏霍伊的主要方向多数时候一直是攻击机,轰炸机,在设计制空战斗机的工作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但他终究是成功突破了自身瓶颈。
在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一年里,这种由斯大林钦定研发的结合了侦查,对地攻击,轰炸和战斗为一体的多用途战机被证明已经是不符合战争需求的,不过这为苏霍伊增加了强化战机结构强度设计的宝贵经验,但也险些带歪了苏霍伊。
[ 微信扫一扫 ]
[ 手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