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七成头戴式耳机单价2000元以上,耳机系统最高售价约为26万元,这便是耳机品牌商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菲曼)的产品。近期,专注于发烧级耳机市场的海菲曼正式冲刺北交所,拟通过此次上市募集资金5.51亿元。
2021~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海菲曼毛利率维持在60%~70%,可比公司毛利率主要为30%~40%,海菲曼毛利率大幅高于可比公司。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海菲曼通过换股收购的方式陆续收购3家公司100%股权,向产业链上游拓展,由此收购了合作供应商的部分业务资产,海菲曼实际控制人边仿与换股方结成一致行动人。北交所在审核问询函中要求海菲曼说明交易对手方与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是不是真的存在关联关系。
海菲曼主要是做自主品牌“HIFIMAN”终端电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有头戴式耳机、真无线耳机、有线入耳式耳机、播放设备等。
报告期内,海菲曼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1.54亿元、2.04亿元和8868.54万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405.57万元、3624.44万元、5549.98万元和2109.30万元。其中,头戴式耳机是公司核心产品,报告期各期贡献的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3.39%、77.75%、74.01%和68.24%。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报告期内,海菲曼头戴式耳机的销量和产销率波动较大,各期销量分别为6.39万个、5.98万个、8.01万个和3万个,呈现先降后升,产销率分别为113.82%、74.06%、97.68%和81.08%。
真无线耳机是海菲曼近年来研发的重点方向,报告期内,该产品销量分别为6654个、2125个、2.1万个和2.33万个,也存在销量先降后升情形,产销率分别为111.76%、80.07%、45.09%和106.42%。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报告期内各主营耳机产品产量、销量变动情况等,说明部分产品产量、销量变动幅度较大的商业合理性。
与可比公司相比,海菲曼核心产品瞄准全球高端、发烧级耳机市场,该类产品定价较高。以2023年为例,公司头戴式耳机售价2000元以上产品收入占比为72.06%,线%。记者查阅海菲曼官网链接的天猫旗舰店看到,其产品价格最高的是SHANGRILA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售价约为26万元。
通过上述数据对比不难发现,未来几年,耳机整体市场增长率要高于发烧级耳机市场。此外,海菲曼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2023年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92%。
对此,北交所在审核问询函中要求海菲曼,说明产品构成中属于发烧级耳机市场的产品品种类型、销售规模及收入占比,说明公司是不是存在主要产品所属发烧级耳机市场空间较小的风险,视情况完善招股说明书风险揭示。
按照海菲曼招股书所述,相对于普通的大众消费级耳机,发烧级耳机的研发、生产对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该市场通常由领先音频厂商发布的旗舰产品占据。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公司与耳机品牌商漫步者产品相近。
海菲曼表示,公司产品定位价格较高,且海外收入占比、线上直销收入占比较高,确保了公司整体毛利率较高。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是 63.71%、65.06%、68.19%和68.91%,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数34.69%、32.80%、35.82%和37.37%。
然而相较同行业可比公司,海菲曼的研发费用率相比来说较低。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68.08万元、869.03万元、1058.81万元和564.09万元,占据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2%、5.66%、5.20%和6.36%,而同期可比公司平均数分别为6.30%、6.72%、6.67%和8.58%。
此外,海菲曼的销售费用率相比来说较高,报告期各期分别为17.16% 、19.75% 、18.82% 和21.86%,而可比公司平均数分别为 8.67%、10.70%、12.35%和12.23%。海菲曼表示,主要系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产品、销售模式和营业收入规模等存在一定差别,公司产品定位全球高端电声市场,且直销模式占比相比来说较高,同时考虑到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比较小,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具备拥有合理性。
此次IPO,海菲曼拟向募投项目“监听级纳米振膜及工业DAC芯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募集资金1.39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3827.40万元。这一研发投入超过了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金额之和。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报告期的研发费用投入情况,说明拟投入大额研发费用的必要性。
对于本次申报北交所IPO相关事宜,2025年2月7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海菲曼并发送了采访邮件,但其接线人员提供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截止至发稿邮件也未获回复。
[ 微信扫一扫 ]
[ 手机网站 ]